一、 【项目背景】
公开选拔、招聘工作作为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被重视推广,随着公开选拔、招聘的职位数和选拔、招聘次数越来越多,公开选拔、招聘工作的严肃性、保密性、准确性、高效性、公正性等等都要求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。根据国家人事部《立博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》(人事部令〔2005〕第6号)和中央组织部、国家人社部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立博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》(人社部发[2010]92号)的有关规定,努力落实国家部委相关政策及文件精神,我司组织项目行业专家顾问小组及成立“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”研发事业部与全国各省人力资源和立博厅积极深入各省直单位、地市(州县)进行大量调研与需求论证,以省为单位,进行“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”的试点工作,并取得良好成效,有效提高了立博人事管理的科学化、制度化和规范化,规范立博招聘行为,有力推动了公开招聘制度在立博的建立。通过利用“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”信息化手段为构建国家部(委)、省、市、县(含乡镇)多级层次统一平台,为全国各级、多类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公开选拔、招聘提供网上报名、网上审核、网上缴费、网上打印准考证、实时决策分析、统一消息通讯平台等技术提供保障能力。
二、 【系统慨述】
《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》可以实现整合招聘渠道、充分利用人才资源、透明规范的流程管理、招聘部门间协作、实时深入的数据统计分析,从而缩短招聘周期、降低工作强度、提高招聘成效、决策有可靠依据。
《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》由我司组建的政务软件研发团队在充分调研、认真总结基础上,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求及国家政策精神不断创新研发而成。贯穿了招聘方制定、备案、发布、招考、考生资格审查、考场分配、笔试、面试、体检、拟聘、聘任的各个环节管理全过程,通过互联网招聘单位及相关组织可以查询考生信息,实现网上资料审核,对公众考生做出客观,公平,公正的评审,简化了工作流程,提高了评审效率,建立了社会公众用户、招聘单位、组织单位、主管部门管理员三者之间的桥梁。
系统规划既要有前瞻性,又要符合标准化、规范化原则,体现高度的可扩展性。同时要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求,做到统一规划、统一布局、统一设计、分期实施、逐步扩展,保证系统应用的完整性和用户投资的有效性。
三、 【系统架构】
【图3.1:系统技术架构】
【图3.2:系统业务流程】
【图3.3:公开招聘招考系统门户】
【图3.4:公开招聘考生入口】
【图3.5:公开招聘业务管理系统入口】
四、 【业务模块】
(一) 业务系统
1. 制定招聘立博
招聘单位根据核定的招聘计划,制定招聘实施立博(含招聘公告文本)。
2. 招聘立博备案
招聘实施立博经主官部门审核后,由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对招聘公告内容(招聘条件、程序、办法)进行合理性审查,于受理后在指定工作日内备案。
3. 发布招聘立博
经主管部门审核相关招聘公告内容后,发布招聘立博至公开招聘招考门户供公众用户选择指定入口报名。
4. 组织实施招聘
招聘单位根据招聘公告规定时间、程序、办法(部分环节存在差异,以公告为准)组织实施招聘工作,包括:考生同步、资格审查、考生缴费、考场分配、笔试、面试、体检、拟聘、聘任公示等工作。
5. 办理进人手续
公示结果如无异议,招聘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后,向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报送进人手续,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备案的招聘公告内容,对招聘实施情况及拟聘人员材料进行审核,审核通过后,人员相关信息自动同步至《立博人事及立博管理平台》人员数据仓库。
(二) 招考系统
1. 招考门户
经主管部门审核相关招聘公告内容后,自动推送招聘公告至招考门户并生成相应的考生报考入口链接。
2. 注册登录
招考门户强制要求公众考生用户在报考时进行注册、加密验证操作,方可进行相应的申报操作过程。
3. 申报立博
系统提供招聘单位对应立博列表数据,以及每个立博的详细信息供查阅选择申报。
4. 完善信息
考生申报立博确认后,要求考虑填写个人履历并按要求真实完善,以便顺利审查通过,包括:基本信息、详细信息、家庭情况、个人简历、证件材料等。
5. 报名缴费
公开招聘业务系统提供线上、线下两种缴费方式,考生可选择网上在线支付报名费用,支持各大网上银行在线支付。
6. 列印考证
当考生缴费并确认后,考生可选择在线直接列印准考证。
7. 结果查询
招聘系统将实时监控并同步考生招聘过程中的数据,以供考生查询考证,包括:资格审查结果、考场信息、笔试、面试、体验、聘用等结果数据信息。
五、 【系统特点】
Ø 应用统一集成,决策分析保障
将公开招聘立博的制定、审核、核准、单位立博管理、立博管理、聘用管理诸多管理功能集于一身,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模式,输出聘用人员备案名册、招聘人员情况表、人员计划汇总表、考生退费表等常用表格,对领导的工作决策和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。
Ø 数据共享,安全可靠
数据库虚拟共享技术,保证用户间的隔离性。采用身份认证体系、加密存储体系及数据流的方式,电子材料采用AES高级加密算法标准加密处理,实现数据在加密信道中传输。
Ø 云端计算,负载均衡
采用云技术,通过集群应用、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,将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,给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。系统支持事务密集型应用可伸缩性技术,支持事务密集型的高吞吐量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服务器集群。
Ø 创新的“DX-PASS(U-KEY)”电子身份认证技术
“DX-PASS”与客户端结合使用,能让您在任何地方,任何时候,只要登录互联网,就能开展业务工作,进行移动办公。独有的加密功能与多种身份验证技术相结合,确保了系统数据的安全。
六、 【运行环境】
Ø 硬件环境
数据服务器主机:2.4*2、 Memory 2G、CPU 2G及以上。
应用服务器主机:2.4*2、 Memory 2G、CPU 2G及以上或高档PC Server。
Web服务器:高档PC Server。
前端:普通PC机。
Ø 软件环境
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:MS WINDOWS 2003 SERVER或以上版本。
服务器数据库: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或以上版本。
前端操作系统:WINDOWS 2000/XP/2003。
Web服务: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 6.0或以上版本。